亚马逊还有什么不做的,摩根史丹利88页报告给你最全概述丨雷报第48期
亚马逊还有什么不做的,摩根史丹利88页报告给你最全概述丨雷报第48期 时间:2025-04-05 17:24:42
这一提法,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开始,一直出现在中央重要会议的文件中,成为我国在收入分配政策领域的正式精神。
吴英有意误导广大储户,让他们以为其高息回报来自经营利润,而实际则是来自新增的借款,这就是判断庞氏骗局的关键。我去年曾以合理集资与庞氏骗局为题,解释了对吴英集资诈骗案的三个观点:(1)反对极刑。
问题是,无论要维持吴英那种异常高企的利率,还是要维持麦道夫那种异常稳定的盈利,在真实世界里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,而一种常见的窍门,就是向债权人隐瞒其靠新增债务来还款的真相。根据法庭证实,吴英犯有大量欺骗行为,包括虚构投资、虚构资金周转、虚构盈利、虚构合作、伪造商业协议、伪造4900万元工商银行(601398,股吧)汇票、私刻两枚广发银行业务专用章等等。可见从最新的立法原意来看,此罪仍是特殊和严重的。我认为最高法的裁定不仅合理,存留了生命,而且对公众的理性讨论,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学者们认为,融资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,这种权利不受法律保护,意味着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仍然受到摧残
显然,哪怕在金融制度相当稳健的英美国家,这种古老的骗术仍然非常活跃和成功。但根据法庭采信的证据,其中4人的集资对象就有120多人,而这些人的下线就更多了,涉及浙江省东阳、义乌、奉化、丽水、杭州等地,都是普通群众。功夫在诗外,对此,读者可以详细阅读本书。
因为只有危机才能凝聚人心,才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。其实这才是美国的常态。危机意识,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了。同时,通过本书我也试图理清一条中国下一步经济改革路线图来,供大家评判。
在2010年初出版的《郎咸平说: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》中,我就告诫大家美国要对我们发动汇率大战、成本大战和贸易大战,多少人觉得我是痴人说梦,多少人说我是杞人忧天。我在此再强调一遍,我的预言从来没有错过。
当时,我还告诫大家不要以明天的产能过剩解决今天的产能过剩,否则等我们花光了财政积蓄,经济肯定又要二次探底。我经过研究发现,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,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,是无法解决的,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,感谢两位专家与我们分享宝贵的思想,请大家继续关注中国改革论坛网专家访谈节目。常修泽:按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谈话的重要观点,他说大约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,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、成熟的、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特别是定型这两个字值得琢磨。
不该进的地方则是昂首阔步,大规模推进。所以,我觉得战略上要推进城市化,不能搞大规模的农村建设,那个东西解决不了问题。而政府的收入比重扩大,很重要是与这些年政府三公消费规模过大,总量过大有关。我觉得从市场经济本身的逻辑,本身的内在属性来说,它应该是以机会平等、地位平等、交易规则平等作为根本的。
三是线上,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也应改革。即便交易规则平等,等价交换,也会导致分配结果不平等。
另外一个,也与政府改革有关系,刚才说老百姓对收入分配有很大的意见,除了周教授讲的地区之间、城乡之间、行业之间、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以外,我要指的是,在人群间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,普通百姓与政府官员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。主持人:您刚才提到,国有经济是扩大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你对这块的改革有什么建议?周天勇:第一,国有企业要有一些竞争性的领域,该退的就退,竞争性领域还是要放给非国有经济,第二,国有经济主要是国家的,需要非公有经济干,或者是干不了的,比如说,重大的科技突破,非公有经济投10年不见产出这玩意就不能干了。
昨天,我在中越改革论坛上讲,中国也好,越南也好,社会矛盾集中在哪?我回答有三条,第一,普遍的社会腐败,而且很严重,中国越南等都存在。我们要通过制度设计,促进国有资本更多的进入到公益性、安全性、战略性的领域。从目标来讲,改革从体制上讲就是建设市场经济国家,从大的制度上讲就是建设一个现代民主与法制国家。主持人:常教授,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怎么在市场化和社会公平两个鸡蛋上跳舞?常修泽:这个问题问得好。我算过一段时间政府增长8,企业增长4,居民增长2,我发现这三个数以后,排了三个台阶,高台阶是8,中台阶是4,低台阶是2。从哪里入手?就是从削弱三公消费的角度入手,倒逼政府所得的比重下降。
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,而是一个利益固化的问题。经过33年的中国改革,在克服这个传统思想方面有了很大进步,但是我要说的是,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思想,我认为在我们社会当中仍然是存在的,而且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,可谓根深蒂固。
常修泽:从理论上说,这是全民的资产。第二点不足是,煤企业的人工成本不到位,本来给矿工开支应是比较合适的,但是压低了矿工的收入。
下面我们先看迟院长昨天的发言视频。有进有退,你进的是利润丰厚的行业,而利润很少的保障房国有资本不涉足。
以后得打破这些利益格局,必须得从人事、人情关系搞法制,必须到了有规矩的时候。但是我认为现在社会上的认识没有达到宪法的水平,比如说,关于人权,宪法明确规定,尊重并保障人权,但是,一提人权还有人有疑虑。前不久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行合作搞一个2030年战略报告,其中在社会引起争议的是国企的改革。怎么样处理社会关系?怎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?怎么样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?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。
但是这里面有个比重的问题。未来国家改革的前景,我在第三波转型论中已经提出,我建议按照五环式改革的思路,参照这20字构思推进,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领域更加宽阔,我们的视野有一个更宏观的关照,按这个路走,我觉得改革会有新的进展,改革会走向一个新的境界,也会打出一片新的天地。
昨天大家讨论垄断行业的改革,讨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,为什么垄断行业的改革都如此艰难?这里面挖掘下去会发现,在垄断行业里面受到已经占据位置的有关力量的牵制。但是,另一方面政府该干的事,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对市场的监督,这些东西存在着很严重的缺位。
常修泽:讲到公平的市场经济,我曾研究过市场经济本身的属性,它本身的内在的逻辑。所以,我觉得要进入现代的政府,现代国家,就是这个意思。
第二,工资成本是第三方监督的,工资水平是规定的。主持人:改革也不是没作用的。第三,公民权利也缺乏应有的保障。减少的份额哪里去了?一块是周教授刚才说的到了企业这块,其中垄断性行业的占比增加了。
比如说,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:当初改革的时候,这个矛盾并不突出,这是改革当中出现的新问题。这是第一个,我们原定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。
要自己革自己命,自己砍自己的手,这就看你自己是否有这种魄力和决心。现实生活有这样的案例,从2008、2009年这一两年来看,当时中央企业100家左右,具体数,因为在不断的变化中。
这是我前几年公开提出的理论观点。有很多研究报告,说是灰色收入等,政府改革应该从这个地方切入,因势利导。